蓝云舟:公路之外 还有其他安全

过去一周,时间仿佛过得很漫长。社交媒体每天被淡滨尼车祸的各种行车记录仪画面和后续消息刷屏,网民也诸多议论。从涉及的死伤人数、车辆、过程来看,这场车祸无疑是近年最骇人听闻的一起。

群情激愤的原因,首先离不开事件经过。肇事车子如入无人之境般,以飞快速度闯红灯,撞上垂直方向的行驶车辆,冲力之大足以“隔山打牛”,引发连环车撞车,其中两名乘客被震出车外身亡。事发时是星期一早晨,大家只是如常上班上学,而且事发地点又不是高速公路那样车速较快的路段,谁都不曾料到会杀出一辆车,两条好好的人命就这么断送了,实叫闻者唏嘘。

更没想到事件在短短几日内还有后续发展。网民根据事发前几秒,肇事车子与一辆马赛地轿车擦撞的画面,揣测两名车主在争风赛车,肇事车子在发生擦撞后才加速前行,却因此酿成车祸。大家把上传视频的人认定为马赛地的车主,更有人对他恶言谩骂,还把他和家人起底,甚至恫言要取他性命和强奸他的女儿。即使在他澄清自己是车行人员,并向警方报案后,还是有网民咬定他所言不实。

荒诞的事不止于此。有人在社媒上自称是马赛地车主,一方面说网民对他“提出了合理的批评”,另一方面辩称自己加速“是想要告诉(肇事车辆)放慢车速”。当中的一些逻辑漏洞很快被网民指出。但事态过后再次发生转折,媒体联系上真正的车主时,他说自己没有发文,并指事发时女儿和年迈母亲都在车上,因此不可能和别人赛车。

且不论大家接不接受这名马赛地车主的说辞,单从上述发展来看,网民已至少两次没有准确核实马赛地车主的身份,却根据自己认定的“事实”去起底他人,还口出恶言。他们或许觉得,去吓一吓有路霸嫌疑的人是为民除暴,是给伤者和死者讨个公道。但这样的言行不只跟自己口中要争取的正义不符,也随时有触犯防止骚扰法令之嫌。

起底似乎已成为一种瘾,不挖出一个人的私隐,就会让一些网民浑身不自在。案发后的三天里,不乏网民四处问“肇祸司机叫什么名”“为什么还没有公开肇祸司机的名字”。更有甚者以司机身份迟迟不公开,便认定是因为他背景特殊,或是属于某个国籍或种族,所以官方刻意维护。

这类论述无异于“种族诱钓”(race-baiting),即不公平地发表种族相关论述,影响特定群体的行为或态度。它并不构成种族主义言论,却有可能挑起种族主义情绪,因此有它潜藏的危险。说的人当下不一定有心,但未必听者就无意。在案件过堂、司机身份见报后,又有部分网民借机批评那些在搞“种族诱钓”的人,未尝不也带有挑衅意味。车祸现场已经够乱,网络空间更乱,如果还无中生有夹带种族主义情绪,只怕社会因此而出现裂痕。

每个人都有发表看法的权利,网络空间的半匿名性质,又让更多人敢于发表看法。一些人看不过鲁莽驾驶的行为便表达愤怒,看到生命骤逝便感到惋惜,都在情理之中。不过起底行为、恶言谩骂则大不应该。公路安全人人有责,言论空间亦然。

(作者是《联合早报》国际新闻高级记者)